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十四五”如何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这三省“有看头”
2021-10-27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刘映)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各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成效如何,“十四五”如何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2021年,时值中央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实施和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两周年。10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围绕这一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各地发展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思成介绍,自《意见》发布和全国中医药大会举行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各部门围绕综合改革、教育教学、中药注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研究出台配套文件。会上,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率先分享了当地的战略举措和特色经验。

 

“浙”里中医 紧扣中医药优质、均衡、普惠服务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还素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中药材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种数均位于全国前列。

       “高起点谋篇布局、高站位顶层设计、高标准优化制度供给、高质量推进改革、高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平表示,浙江省把发展中医药作为重点任务部署,着力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走出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制定《浙江省中医药条例》,夯实中医药发展政策基础。围绕“浙里智治”“浙系创新”“浙产好药”“浙派传承”等目标,建设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3个、先行县8个,为打造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区域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张平介绍,浙江紧扣中医药优质、均衡、普惠服务,“十四五”期间,将改新建60个中医医疗机构,总投资245亿元,目前3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坚持“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基层中医馆建设实现100%全覆盖;深化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在“浙里办”建设国医专区“浙派名医堂”,提供名中医“一网服务”,让群众能够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省政府还将加强政企联动,着力推动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如着重培育名企名品,遴选确定铁皮石斛等新“浙八味”培育品种进行推广;将发展中药产业作为山区26县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打造高品质浙产道地药材基地。

 

跨“粤”高地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

 

       “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省,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年来,绘就出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施工蓝图”,一批中医药改革举措“破土”实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表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效方面,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中医药教育、科研、文化资源加快集聚,并建设了以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科研平台。创制的中药饮片、中药方剂、中药配方颗粒编码标准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可,成为国际通行标准。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速,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10多万亩,产值310多亿元。中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

       徐庆锋表示,在建设中医药强省过程中,广东一直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如率先面向全国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率先开展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推动“经典回归临床、临床回归经典”,建设经验已在全国推广。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坚持“建高地、育名医、补短板、强基层、推创新、兴产业、扬文化、保健康”并举,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如广东将系统开展历代岭南中医药名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研究,编撰《岭南医藏》,进一步传承岭南中医药精华。推进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努力在解决中医药领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上作出贡献。

 

齐鲁路径 形成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合力

 

       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省,立足传承精华,齐鲁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日趋扩大。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表示,山东通过高层次谋划、高规格部署、高质量推进,中医药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方面,科技厅在省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中医药联合基金,形成了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合力。遵循规律,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基础扎实稳固。推动院校教育改革,创新开办扁鹊班、华佗班、仓公班。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实施“学经典、用经方、传经验”的 “三经传承”战略和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

       庄严表示,“十四五”时期,山东将更加注重预防、疗效、质量、融合、生态,按照“1+5+6+10”的总体布局,推动山东由中医药大省向强省跨越。“1”是全力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5”是打造中医药医疗、科研、人才、产业、文化“五个高地”;“6”是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齐鲁中医药名品、中医药生态建设等“六大工程”;“10”是强化健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三经传承”提档升级、打造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办好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等中医药传承创新“十项措施”。

 

(来源:新华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