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浙江省医疗保障局颁布了《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建立医保中医处方流转平台,探索网上竞价配送机制,优化参保人员就医体验。那么医保中医处方流转平台具有哪些特点呢?对于参保患者、医疗机构以及煎药中心而言,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呢?笔者研读相关政策,分析如下。
优化医保支付方式,处方药费在线结算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0年2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医保经办机构要与定点医药机构密切配合、做好对接,对符合规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线处方药费等实现在线医保结算。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创新配送方式。其实早在此意见发布前一个月,杭州市医保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就已在市主城区开展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互联网诊疗医保线上结算,并提供药品物流配送服务。时隔一年,杭州市首批试点的定点零售药店也开通了医保线上结算服务,用户通过指定平台在标注有“杭州医保”标识的药店下单买药,即可享受医保线上结算。据此,笔者认为,支持中医处方医保线上结算将是医保中医处方流转平台必备的功能要素之一。
电子处方高效流转,医院药店信息共享
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互联网+”医疗复诊处方流转,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外购处方信息与定点零售药店互联互通。处方外流势必驱动药品外购,为实现医保标的药品在院内院外的有效衔接,2021年12月,国家医疗保障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将参保患者用药的渠道拓展到定点零售药店,更好地保障参保群众用药需求。由于互联网医院均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因此患者通过医保线上支付购药将会涉及医院医保份额的重新分配。而以医保处方流转平台为依托,打通定点医院及定点零售药店的处方流转数据,将会加速医院处方外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医院的控费压力,释放线下的诊疗资源,同时还有助于深化推行“医药分家”,惠泽于民。
煎药服务自主选择,医院“解绑”还权于患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而规范煎药是确保药效稳定发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硬性举措,因此,加强煎药质量管理是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各大中医院一般按照科室划分,将煎药处方分配至各个煎药企业,每家煎药企业负责某个科室或某几个科室的处方代煎。由于医院中药饮片采购招标合同双方合作期限一般以年为单位,合同履行期间较难改变饮片供应方,继而对于煎药流程的质控管理,医疗机构表现出较为被动的一面。因此,对于一些门诊量较高,院科室较多,用药量较大的中医医疗机构而言,如何重塑不同煎药企业的处方分配模式,协调利益关系纽带,提升煎药质量效率,保障用药有效安全,或许是需要重点斟酌考虑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可基于医保中医处方流转平台,让患者自行选择煎药企业。引入煎药服务自主选择评价机制的医保中医处方流转平台,将打破以往煎药处方固化分配模式,在院方“还权于患”的同时,巧妙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