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基本信息
方剂名:三甲散 来源书名:温疫论私评 剂型:口服 给药方式:煎剂
用法用量:

水二钟。煎八分。沥渣温服。若素有老疟。或瘅疟者。加牛膝一钱。何首乌一钱。胃弱欲作泻者。宜九蒸九晒。若素有郁痰者。加贝母一钱。有老痰者。加瓜蒌霜五分。善呕者勿用。若咽干作痒者。加花粉知母各五分。若素燥嗽者。加杏仁捣烂一钱五分。若素有内伤瘀血者。倍虫。若无。以干漆炒。烟尽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捣烂一钱代之。服后病减半勿服。当尽调理法。

简介:

凡人向有他病尫羸。或久疟。或内伤瘀血。或吐血便血咳血。男子遗精白浊。精气枯涸。女人崩漏带下。血枯经闭之类。以致肌肉消烁。虚火独存。故脉近于数。此际稍感疫气。医家病家。见其谷食暴绝。更加胸膈痞闷。身疼发热。彻夜不寐。指为原病加重。误以绝谷为脾虚。以身痛为血虚。以不寐为神虚。遂投参术归地神茯枣仁之类。愈进愈危。知者稍以疫法治之。发热减半。不时得睡。谷食稍进。但数脉身热不去。肢体时疼。胸胁锥痛。过期不愈。医以杂药频试。补之则邪火愈炽。泻之则损脾坏胃。滋之则胶邪愈固。散之则经络益虚。疏之则精气愈耗。守之则日消近死。盖但知其伏邪已溃。表里分传。不知里证虽除。正气衰微。不能托出表邪。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也。肢体时疼者。邪与荣气搏也。脉数身热不去者。邪火并郁也。胁下锥痛者。火邪结于膈膜也。过期不愈者。凡疫邪交卸。近在一七。远在二七。甚至三七。过此不愈者。因失其治。不为坏证。即为痼疾也。夫痼疾者。所谓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久而愈固。治法当乘其大肉未消。真元未败。急用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减法。随其平素而调之。

方剂组成
中药名称
剂量
剂量单位
备注
鳖甲
1
并用酥炙黄为末各一钱如无酥各以醋炒代之
龟甲
1
并用酥炙黄为末各一钱如无酥各以醋炒代之
川山甲
5
土炒黄为末
蝉退
5
洗净炙干
僵蚕
5
白硬者切断生用
牡蛎
5
煅为末五分咽燥者斟酌用
3
干者劈碎鲜者捣烂和酒少许取汁入汤药同服其渣入诸药同煎
白芍药
7
酒炒
当归
5
甘草
3
中医疾病
疾病名称备注
西医疾病
疾病名称备注
Copyright 2017 历代治疫方剂数据库 浙ICP备19034422号-2